專利擁有量、授權量持續提升,但轉化率低一直是不少高校長期存在的一個大問題,在新一輪的科技創新、創業大潮涌來之際,如何讓更多科研成果轉化為市場產品,從而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?鄭州大學從制度建設、收益分配上做出了有益探索。
轉化收益70%歸科研人員
5月20日,從鄭州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獲悉,鄭州大學工業催化研究所化學實驗室三個催化劑專利轉讓項目,獲得魯西化工集團首筆500萬元專利轉讓款,目前已順利到賬。
記者獲悉,僅“十二五”期間,鄭州大學就轉讓專利成果96項,專利轉化合同9708.5萬元,位列全省高校首位。然而,絕大部分發明專利仍“養在深閨人未識”。
為了改變這一現狀,鄭州大學制定了知識產權戰略,先后成立了國家知識產權(鄭州大學)培訓基地,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協作河南中心、河南省知識產權局三方共建鄭州大學知識產權學院,制定了專利獎勵資助政策。
在政策鼓勵和引導下,鄭州大學不少教師從以前“重論文,輕專利”,開始將科研成果向專利申請轉變,學校的發明專利擁有量、授權量急劇增長。
2013年,鄭州大學成立鄭州大學產業開發與科技合作院,專門負責全校的專利成果轉化和產學研合作,打破常規,規定專利轉讓凈收益的70%歸科技成果完成人所有,為學校擁有的專利“疏通”轉化渠道;上市公司河南漢威電子股份公司擬資助鄭州大學設立1億元的創新基金,資助鼓勵青年教師和創新團隊投身產學研一線。
專利成果市場化步伐加快
在政策和利益引導的同時,鄭大在專利轉化的探索上加快了市場引導的步伐,從收益分配模糊到向研發團隊重點傾斜。
2014年4月,鄭州大學??私淌冢ìF任河南師范大學校長)牽頭的生物制藥研發團隊率先實現專利轉化“開門紅”。該團隊研發的創新艾滋病毒藥物阿茲夫定(FNC)專利項目,以40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北京興宇中科投資有限公司,并在平頂山建廠投產,成為該領域我國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類新藥。
2014年12月,常俊標教授團隊再次爆出喜訊:他們研制出的可用于預防和治療腦中風的新藥布羅佐噴鈉(BZP)專利,以45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浙江奧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,創出鄭州大學專利技術轉讓新紀錄。
一系列專利轉化的喜訊在鄭州大學引起轟動,專利轉化成為理工科科研團隊和教師們的熱議話題。鄭州大學工程塑料研究室近5年來先后獲得發明專利授權7項,全部獲得轉化,轉讓費從79萬元到1450萬元不等,累計為我國工程塑料造價節省了900億元的進口費用。
加速鄭洛新創新示范區建設
“過去,是我們到處找市場、找客戶,現今是全國各地客戶來找我們,搶著和我們簽約。”鄭州大學化學催化劑實驗室的教授、博士生導師劉忠毅自信地說。
由劉忠毅教授團隊研制出的苯選擇加氫制環己烯催化劑專利技術,已在河南、浙江、福建、天津、重慶等省(市)的十余家企業推廣應用,國內市場占有率100%。該項成果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,整體技術領先國際先進水平。
今年4月,鄭洛新國家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國務院批復,這也意味著,這三個地方從現在開始就能享受國家的有關優惠政策,進行自主創新方面的試驗。這一國家戰略同時也給河南高校創新發展帶來契機,即完善高校知識產權管理,提升專利技術轉化水平,加快科技成果特別是高校發明專利本地轉化的步伐。鄭州大學在知識產權專利成果轉化方面的探索,無疑在河南高校中作出了創新和示范,也必將促進全省科研成果轉化的進程。